利率风险 这句话怎么理解: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

2024-05-16 13:34

1. 利率风险 这句话怎么理解: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

一般利率是指在不享受任何优惠条件下的利率。优惠利率是指对某些部门、行业、个人所制定的利率优惠政策。
根据银行业务要求不同,分为存款利率、贷款利率
存款利率是指在金融机构存款所获得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贷款利率是指从金融机构贷款所支付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
根据与市场利率供求关系,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
根据利率之间的变动关系,分为基准利率和套算利率
基准利率是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我国是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贷款的利率
零存整取是我们普通居民较普遍采用的方法,以零存整取利率的计算为例。
零存整取的余额是逐日递增的,因而我们不能简单地采用整存整取的计算利息的方式,只能用单利年金方式计算,公式如下:
SN =A(1+R)+A(1+2R)+…+A(1+NR)
=NA+1/2 N(N+1)AR
其中,A表示每期存入的本金,SN是N期后的本利和,SN又可称为单利年金终值。上式中,NA是所储蓄的本金的总额,1/2 N(N十1)AR 是所获得的利息的总数额。
通常,零存整取是每月存入一次,且存入金额每次都相同,因此,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将存期可化为常数如下:
如果存期是1年,那么 D=1/2 N(N十1)=1/2×12×(12+1)=78
同样,如果存期为2年,则常数由上式可算出D=300,如果存期为3年,则常数为D=666。
这样算来,就有:1/2 N(N十1)AR=DAR,即零存整取利息。
例如:你每月存入1000元。存期为1年,存入月利率为1.425‰(2004年10月29日起执行的现行一年期零存整取月利率),则期满年利息为:1000×78×1.425‰=111.15(元)
又如储户逾期支取,那么,到期时的余额在过期天数的利息按活期的利率来计算利息。
零存整取有另外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这就是定额计息法。
所谓定额计息法,就是用积数法计算出每元的利息化为定额息,再以每元的定额息乘以到期结存余额,就得到利息额。
每元定额息 =1/2 N(N+1)NAR÷NA=1/2(N十1)R
如果,现行一年期的零存整取的月息为1.425‰。那么,我们可以计算出每元的定额息为:1/2×(12+1)×1.425‰=0.0092625
你每月存入1000元,此到期余额为:1000×12=12000(元)
则利息为:12000×0.0092625=111.15(元)
扣去20%的利息税22.23元,你实可得利息88.92元.(注:2008年10月9日以后产生的利息已不用交利息税)

利率风险 这句话怎么理解:原本投资于固定利率的金融工具,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可能导致其价格下跌

2. 我国的金融市场为个人投资者提供了银行存款、债券和股票等多种理财的方式。这些投资理财的方式各有优劣。

     C         试题分析:①错误,储蓄存款有风险,通货膨胀下存款贬值及定期存款提前支取而损失利息的风险。②符合题意,商业保险是规避风险的途径。③错误,股票的收益一是股息和红利收入,二股票价格上涨带来的差价,这两者存在不确定因素,风险较大。④符合题意,债券可分为国债、金融债权、企业债权,风险大小依次是企业债权、金融债权、国债。因此,保留②④,选择C。点评:此类试题要求学生掌握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便捷的投资;债券,稳健的投资;股票,高风险高收益同在;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投资原则:①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②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多样化的投资既增加了收益渠道,又分散了投资风险。③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经济实力微薄,可投资储蓄或购买政府债券;经济实力允许,可选风险高、收益高的投资。④要考虑个人利益,又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投资利国利民,同时不违反国家的法律、政策。本题难度适中,考查学生根据书本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判断的能力。    

3. 人们预期市场利率将上升时,将减少证券持有量,增加对货币现金的持有。对吗?

这两个问题不矛盾,要把整个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的总均衡作为思考问题的基础。
    第一,无论是资本市场(买卖证券)还是货币市场(存款获息)在一定时期内总是能都满足一个相对的平衡,即他们之间的收益要基本是相等的。而当预期市场利率上升时,成为打破相对均衡的导火索,最直接的存款将获得更多的收益,那么将吸引证券市场的进行变现操作,增加对货币现金的持有,进而通过存款获得高收益。与此同时,证券市场由于资金大量的流出,用于购买证券产品的资金供给减少,供求原理下,最终收益也将逐步抬升,达到与市场利率收益的相均衡的水平。
    第二,市场利率下降,这是完成时态的表述,说明当前银行利率已较低,存入银行可能收益不足,甚至有负利率的风险,所以理性人会纷纷从银行等机构把储蓄变现,进而伺机向更高收益的投资领域操作做足准备。

人们预期市场利率将上升时,将减少证券持有量,增加对货币现金的持有。对吗?

4. 当投资者预期未来通货膨胀率较高时,长期名义利率将低于短期名义利率吗

长期名义利率将低于短期名义利率。
       首先通货膨胀率如果高了,银行确实会抬高它的利率来吸收储蓄,减少贷款,使社会上货币供给减少,控制通胀,但他们之间的变动并不是一比一同比的,并且还有一个时间差(反应时间),这就会常常导致名义利率低于通胀率,实际利率为负,货币就缩水了。利率要看实际利率。
       名义利率是没有考虑通货膨胀的利率,一般银行的利率都是名义利率,由央行自己定的。而实际利率则是考虑了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在内,考察的是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费雪效应)。

      所谓名义利率,是央行或其它提供资金借贷的机构所公布的未调整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即利息(报酬)的货币额与本金的货币额的比率。即指包括补偿通货膨胀(包括通货紧缩)风险的利率。名义利率虽然是资金提供者或使用者现金收取或支付的利率,但人们应当将通货膨胀因素考虑进去。例如,张某在银行存入100元的一年期存款,一年到期时获得5元利息,利率则为5%,这个利率就是名义利率。
       名义利率并不是投资者能够获得的真实收益,还与货币的购买力有关。如果发生通货膨胀,投资者所得的货币购买力会贬值,因此投资者所获得的真实收益必须剔除通货膨胀的影响,这就是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指物价水平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息率。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存在着下述关系:
1、当计息周期为一年时,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相等,计息周期短于一年时,实际利率大于名义利率。
2、名义利率不能是完全反映资金时间价值,实际利率才真实地反映了资金的时间价值。
3、以i表示实际利率,r表示名义利率,n表示年计息次数,那么名义利率与实际利率之间的关系为
1+名义利率=(1+实际利率)*(1+通货膨胀率),一般简化为名义利率=实际利率+通货膨胀率
4、名义利率越大,周期越短,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的差值就越大。
例如,如果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为2%,而同期通胀率为3%,则储户存入的资金实际购买力在贬值。因此,扣除通胀成分后的实际利率才更具有实际意义。仍以上例,实际利率为2%-3%=-1%,也就是说,存在银行里是亏钱的。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及通胀压力难以消化的长期格局下,很容易出现实际利率为负的情况,即便央行不断加息,也难以消除。所以,名义利率可能越来越高,但理性的人士仍不会将主要资产以现金方式在银行储蓄,只有实际利率也为正时,资金才会从消费和投资逐步回流到储蓄。

5. 若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水平,说明货币需求超过供给,人们就会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少,于是会卖出有价证劵

如图货币需求超过供给,利率低,债券价格较高,人们卖出债券,寻找更有利投资机会,同时利率上升。

若市场利率低于均衡利率水平,说明货币需求超过供给,人们就会感到手中持有的货币太少,于是会卖出有价证劵

6. 当金融市场中短期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收益率曲线可能会呈现怎样的一种形状?

  1、收益率曲线表达的是收益率与期限的关系,一般来说证券的收益率随着期限的增加而增加,因为期限越长,证券的收益越不稳定,风险也越大,而且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这也使收益率随着期限的增加而增加,所以总的来说收益率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PS:收益率曲线的横轴是时间,纵轴是收益率。)
  2、短期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收益率曲线会反转,即短期的收益率要大于长期的收益率,表现在收益率曲线上是收益率曲线在短期会有一个高出长期收益率的波动。这是因为流动性不足意味着短期内资金紧张,供不应求,资金的价格—收益率自然会上升了。

7. 简述资本市场利率上升对消费者储蓄决策产生的影响?

利率上涨对消费者储蓄决策的影响是()
A.增加储蓄
B.减少储蓄
C.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储蓄
D.利率对储蓄没有影响
参考答案:C

简述资本市场利率上升对消费者储蓄决策产生的影响?

8. 储蓄作为一种投资方式,其收益主要是银行利息,但也存在通货膨胀情况下存款贬值的风险。假设某储户有1万

     A         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我们可知,银行存款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据此可得出该储户1万元存款两年后的利息收入(不计复利)为:1万元*2.7%*2即540元。物价上涨与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成反比,故540元利息的实际购买力为540/(1+8%)即500元。因此,答案是A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