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龙的目前研究领域

2024-05-16 12:31

1. 余龙的目前研究领域

目前研究领域为可再生资源高分子材料,主攻方向是全淀粉生物降解材料。主要开展对可再生资源高分子材料结构、性能、加工与应用关系的研究;可再生资源高分子的共混、复合及多层共挤材料的研究和开发;天然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天然高分子的反应型挤出改性等。

余龙的目前研究领域

2. 余兴龙的科研工作简介

 1.1992-1995,我国南海战略要地自然疫源病调查, 全军医药卫生重点课题。主要工作有:从蚊子、蠓、蜱、鼠形动物和蝙蝠中分离虫媒病毒及虫媒病毒的血清学调查(人和鼠), 立克次体的分离及血清学调查(人和鼠), 以及参与疫病病原传染媒介及宿主动物的生态学调查(地理分布,季节性及昼夜变化规律);2.1996-2000,猪瘟基因疫苗的研究,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项目副主持人和执行人。以RT-PCR的方法克隆得到猪瘟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E2基因,然后构建了E2基因4种不同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体外细胞表达试验,小鼠免疫试验和家兔免疫保护试验,筛选确立了1种能高效表达E2基因并能诱导动物机体良好免疫保护反应的基因疫苗质粒。猪体免疫保护试验表明该基因疫苗具有诱导猪产生坚强的抵抗猪瘟病毒攻击的能力。课题还对影响基因疫苗的因素进行了探讨,发现抗原基因的不能功能基序(motif)对基因疫苗的表达水平和所诱导的免疫应答水平有着重要影响。本研究还发明了一种大规模的质粒纯化方法。发表文章10余篇,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和申报发明专利2项;3.1998-2002,我国畜禽四种主要疫病病原生态学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编号:39893290),主参加者。利用现代分子流行病学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对我国不同地区的猪瘟病毒流行毒株的主要保护抗原基因进行了大规模的基因测序,首次从基因水平揭示了我国猪瘟病毒在抗原基因上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变异现象;弄清了我国猪瘟病毒复杂的遗传多态性背景。(论文已发表国外病毒学专业杂志)4.1999-,病毒免疫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课题,编号:G1999011903),主参加者。顺利进行。首次实现了猪瘟病毒免疫原蛋白在T4噬菌体的展示。已申报1项国家发明专利。5.2000-,自发荧光猪瘟兔化弱毒重组病毒的构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9970557), 主持人。先以RT-PCR分5段克隆了猪瘟病毒基因组12.3kb的全部cDNA序列,然后将这5个片段依次连接而得到了猪瘟病毒基因组的全长cDNA序列。现已构建得到含报告基因GFP的全长cDNA基因组序列并通过体外转录获得了含GFP的全长基因组序列(RNA),目前正在进行细胞转染及重组病毒的克隆与筛选。发表文章1篇,待发表2篇6.2001-,我国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农业部“十五”畜禽疫病防制计划项目,参加者,完成规定的东北、华南和西南三大区域2001年度猪瘟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任务。为国家畜禽疫病控制提供了宝贵数据7.2001- 猪病毒性疾病分子诊断试剂盒的研究, 国家“十五”863课题(编号:2001AA249011),分题主持人和主要执行者。在大肠杆菌高效表达了猪瘟病毒的主要保护性抗原E2基因, 获得免疫原性良好的E2重组蛋白,并对此蛋白进行了纯化,以此为基础, 研制了猪瘟免疫监测试剂盒。8.2001、06-2004、06,畜禽重大疫病诊断技术研究与试剂盒产业化(课题) 猪瘟诊断技术与试剂盒产业化(子课题,2002BA514A-18-2),国家科技攻关计划9.2004、01-2006、12:应用RNAi研究猪瘟病毒基因组的功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编号:30371071)10.2004、09-2006、12:口蹄疫的快速诊断技术,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编号:04A025)。主持11.  2003年:“非典”动物溯源的研究(农业部专家调查组),参加12.   2006-2008:利用猪圆环病毒-2研制新型基因疫苗载体。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30571390)。主持13.   2006-2009:禽流感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厅重点课题(项目编号:2006NK2003)14.   2007-2010:生猪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重大疫病的防制与净化技术研究与示范专题湖南省重大专项(2007FJ1003)2006-2010:猪瘟、猪伪狂犬病综合防控技术集成与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编号:2006BAD06A00)2010-2012,免疫佐剂激发PCV-2感染的分子机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批准号:30972167)。主持15.  长沙市科技计划重大专项:标准化种植和养殖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2009、9-2012、9 (计划编号 K0902007-21)16.   2010-2012 猪瘟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的免疫原性分析及其免疫应答规律研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课题,2010 4 3 2011 0417.    2011-2013,红斑丹毒丝菌的反向疫苗学研究,2011FJ2017,湖南省科技厅重点课题18.    2011、10-2003、10 市校产学研合作产业化培育项目,猪圆环病毒抗体检测ELISA试剂盒的产业化开发(项目编号:(Y)00046-173)11CY026 英文期刊论文1.Xinglong Yu, ChangchunTu, Hongwei Li, Rongliang Hu, Changfu Chen, Zuosheng Li, Maolin Zhang, ZhenYin. DNA-mediated protection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Vaccine 19(11-12): 1520-1525, 2001 (IF:2.947)2.Changchun Tu, HongweiLi, Zongji Li, Xinglong Yu, Phylogenetic comparison of clasical swine fevervirus in China.Virus Research 81: 29-38, 2001(IF:1.806)3.Xingran Xu, Qingchan Zhang, Xinglong Yu, Long Liang,Chang Xiao, Hua Xiang,Changchun Tu Sequencing and comparativeanalysis of a pig 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 genome Virus Research 122:164–170,20064.   Siguo Liu, Xinglong Yu, ChunlaiWang , Jianmin Wu, Xiangang Kong, Changchun Tu. Quadruple antigenic epitope peptideproducing immune protection against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Vaccine 24:7175–7180,20065.   Siguo Liu, Changchun Tu, Chunlai Wang,Xinglong Yu, Jianmin Wu, Sheping Guo, Meili Shao, Qiang Gong, Qinghu Zhua,Xiangang Kong. The protective immune response induced by B cell epitope of classicalswine fever virus glycoprotein E2. 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 134 (2006)125–1296.Wu J, Tu C, Yu X, Zhang M, Zhang N, Zhao M, Nie W, Ren Z.Bacteriophage T4 nanoparticle capsid surface SOC and HOC bipartite display withenhanced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immunogenicity: A powerful immunologicalapproach. J Virol Methods. 139:50-60,20077.   Y Jiang , X Yu , L Wang , Z Lu , H Liu , H Xuan , Z Hu , C Tu. An outbreak of pig rabies inHunan province, China. EpidemiolInfect. 2007 Jun 11; :1-58.Xingdong Yang and Xinglong Yu,Anintroduction to epitope prediction methods and software,Reviews in Medical Virology,19:77-96,2009, 7.1749.  Wenjie Gong, Yu Jiang, Yunfeng Zac, Zheng Zengd, Mingfu Shaob, Jinhong Fanb,Yanwei Sunc, Zhonglian Xiongd, Xinglong Yue, Changchun Tub,∗ Temporal and spatialdynamics of rabies viruse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Virus Research,201010.Xiao CT, Liu ZH, Yu XL, Ge M, Li RC, XiaoBR, Zhou HR. Identification of new defective interfering RNA species associated with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infection. Virus Res. 2011 Jun;158(1-2):33-6 2.90511.Zhi-BangDeng, Nai-Dong Wang, Dao-Jun Xu, An-Wen Yuan, Meng Ge, Wei Luo, Li-Qun Xue ,Xing-Long Yu. Viral distribution and lesionsin mice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porcine Circovirus Type 2. Vet Res Commun, 35 :181-192,2011  0.98712.Wenkai Ren Yulong Yin Gang Liu Xinglong Yu Yinghui Li Guan Yang Teijun Li Guoyao Wu Effect of dietary argininesupplementation on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 mice with porcine circovirustype 2 infection。Amino Acids,DOI 10.1007/s00726-011-0942-y13.CHAO-TING XIAO, XING-LONG YU*, RUN-CHENG LI, DUN ZHAO,JING LI, LANG ZHANGGlycoprotein B gene-based phylogenetic analysis of porcinecytomegalovirus isolates Acta virologica 55: 361 – 363,2011  0.54714.Guo-Hua Liu Run-Cheng Li Jing Li Ze-Bin Huang Chao-Ting Xiao Wei Luo ·Meng Ge · Da-Liang Jiang Xing-Long Yu Seroprevalence of porcine cytomegalovirus andsapovirus infection in pigs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Arch Virol (2012)157:521–524, 2.20915.Meng Ge, Wei Luo, Daliang Jiang, Runcheng Li, WenweiZhao, Guoliang Chen, Xingdong Yang, and Xinglong Yu,Development andApplication of a Double-Antigen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forDetection of Antibodies to PorcineCircovirus 2,Clinical and Vaccine Immunology p. 19:1480–1486 2012 (IF:2.47)16.Guo-HuaLiu & Run-Cheng Li & Ze-Bin Huang & Jun Yang & Chao-Ting Xiao& Jing Li & Man-Xiang Li & Yun-Qiu Yan & Xing-Long Yu RT-PCRtest for detecting porcine sapovirus in weanling piglets in Hunan Province, China. Trop AnimHealth Prod (2012) 44:1335–133917.   Run-Cheng Li , Chao-Ting Xiao , Xing Qian , Wei Luo , Meng Ge , Da-Liang Jiang andXing-Long Yu Occurrence of Streptococcusdysgalactiae Subsp. equisimilis in Masked Palm Civet (Paguma larvata)Journal of Animal and Veterinary Advances。11:2020-2023,201218.   Guo-Hua Liu1,2, Yan Wang2,3, Hui-Qun Song2, Ming-Wei Li4, Lin Ai5, Xing-Long Yu1* and Xing-Quan Zhu Characterizationof the complete mitochondrial genome of Spirocerca lupi sequence, geneorganization and phylogenetic implications Parasites & Vectors 2013, 6:4519. Da-Liang Jiang , Wen-Jie Gong , Run-Cheng Li ,Guo-Hua Liu , Yun-Fei Hua, Meng Ge , Shu-Qin Wang ,Xing-Long Yu ,Changchun Tu. Phylogenetic analysisusing E2 gene of 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reveals a new subgenotype in ChinaInfection, Genetics and Evolution 17 (2013)231–238国内发表论文1.赵春生,蒋廉华,余兴龙,饶颐年。从海南省蝙蝠脑中分离出1株罗斯河病毒及其血清学调查。中国兽医学报,17(3):241-243,19972.佟仕德、赵春生、余兴龙、张我东、宋阳。乙型特异性转移因子的制备与应用。中国兽医学报,14:294-295,19943.刘金华,余兴龙,龙芝美,杨发荣,陈唯军,田小东,陆振豸。海南岛斑点热疫源地的调查研究。解放军预防医学。14:317-319,19964.李红卫,涂长春,吕宗吉,孙明,金扩世,余兴龙,殷 震。猪瘟病毒(HCV)石门株部分p23和p14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与其他HCV株的比较。中国兽医学报,17(6):526--529,19975.陆振豸,余兴龙,赵春生,黄佳亮,龙芝美,蒋廉华,班武,刘金华。华南地区热带地区兽类与自然疫源性疾病,中国兽医学报,18:515-517,19986.李红卫,涂长春,吕宗吉,孙明,金扩世,余兴龙,殷 震。 异源猪瘟病毒C株E2基因保护性抗原编码区的序列分析与比较。中国兽医学报,18(2):112-114,19987.余兴龙,涂长春,马正海,李作生,李红卫,李茂祥,李吉平,吕宗吉,殷震。猪瘟病毒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的定点突变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畜禽重大疫病生物技术防制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15-119,19988.余兴龙,涂长春,李作生,马正海,李红卫,吴健敏,吕宗吉,殷震。以重组mE2蛋白为抗原建立检测猪瘟病毒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研究。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1(3)220-222,19999.李茂祥; 李红卫; 金奇; 章金刚; 余兴龙; 吕宗吉; 侯云德; 殷震, 减蛋综合征病毒33K蛋白基因克隆及结构分析。中国兽医学报 19(3): 220-225, 1999.10.   李红卫,涂长春,余兴龙,吕宗吉,孙明,金扩世,殷 震。猪瘟病毒保护性抗原E2基因的克隆及在原核细胞中的表达。畜牧兽医学报,30(2):146-152,199911.   余兴龙,涂长春,李作生,李敏,吕宗吉,吴健敏,殷 震。猪IL-2和IL-6 cDNA的克隆和序列测定, 中国兽医学报,19:39,199912.   马正海,余兴龙,陈创夫,涂长春,简子健,邓普辉,李作生,韩雪清,金宁一,殷震。白细胞介素-3对猪瘟病毒E2基因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中国兽医科技,29(11):3-6,199913.   马正海,余兴龙,陈创夫,涂长春,简子健,邓普辉,李作生,韩雪清,金宁一,殷震。化学佐剂对猪瘟病毒E2基因疫苗免疫增强作用的研究。中国兽医科技,29(12):3-5,1999。14.   宇丽,赵君,岳军明,余兴龙,李红卫,乔贵林,刘 斌,殷 震. 鸡卵清蛋白基因上游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中国兽医学报,19:539-541, 199915.余兴龙,陈创夫,马正海,涂长春,殷震。猪瘟DNA疫苗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表达及免疫应答动态变化研究,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分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p220-222, 199916.余兴龙,涂长春,李红卫,陈创夫,李作生,马正海,孙明,殷 震。 猪瘟病毒E2基因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基因疫苗的研究中国病毒学,15(3): 264-271 200017.刘 权,王祥生,王德昭,吕茂良,余兴龙。伊氏锥虫HGPRT基因的RT-PCR扩增及克隆。中国兽医学报,20: 254-256, 200018.吕宗吉,李红卫,涂长春,余兴龙,吴健敏,李月红,殷 震。我国部分地区猪瘟病毒流行株的基因差异, 中国兽医学报,20(4): 313-316, 200019.王克坚,余兴龙,吕宗吉,赵宝华,朱平, 殷 震。 绵羊IL-2基因克隆与序列测定。中国兽医学报。20(6):523-527,200020.张茂林,扈荣良,余兴龙,涂长春,钱爱东,荣爱红,李红卫,殷 震。不同转染介质对狂犬病病毒糖蛋白基因免疫的效应。中国兽医学报,20(4): 528-531 200021.李作生, 余兴龙, 李 敏, 马刚, 马丛林, 李红卫, 涂长春, 殷 震, 应用DNA疫苗制备猪瘟病毒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分子与细胞免疫学杂志,17(1): 56-58, 2001。22.吕宗吉 涂长春 余兴龙 吴健敏 李月红 马 刚 张茂林,我国猪瘟的流行病学现状分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3(4):300-303. 200123.陈创夫余兴龙:猪瘟基因疫苗在小鼠肌肉中的动态分布表达。畜牧兽医学报。33:280-284,200224.余兴龙,涂长春,徐兴然, 刘伯华, 肖昌,张茂林,马 刚,猪瘟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E2基因及其与猪IL-6 cDNA融合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第四届中国畜牧兽医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10-212,200125.马刚李作生 余兴龙 刘思国 涂长春,猪瘟病毒保护性抗原E2蛋白单抗的制备及其抗原表位的初步分析,中国兽医学报,22(2):121-124,200226.王克坚,Om Dhungyel, 余兴龙,冯书章,赵宝华,J Egerton, 朱平,殷震。腐蹄病节瘤杆菌纤毛蛋白与绵羊白细胞介素-2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22(2):131-133,2002马钢 余兴龙 李作生 张茂林 涂长春, 无蛋白培养中杂交瘤细胞的生长与单抗分泌.免疫学杂志.18(5):402-406,200228.刘伯华, 余兴龙, 张茂林, 肖昌, 徐兴然, 吴健敏, 李作生, 涂长春. 原核表达的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多肽的复性和纯化,中国兽医学报, 23: 145-148,200329.余兴龙涂长春 马 刚 张茂林 徐兴然, 猪IL-6 cDNA的克隆及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23:313-315,2003 。30.余兴龙 涂长春 徐兴然 张茂林 张青婵,T7 RNA 多聚酶基因的克隆、序列测定及在E.coli中的表达. 中国兽医学报,23:452-454,2003.31.余兴龙 涂长春 徐兴然 张茂林 李作生 于师宇:猪瘟病毒兔化弱毒(HCLV)疫苗株基因组全长cDNA的克隆与序列分析.高技术通讯,13:38-42,2003.32.张青婵 刘思国 徐兴然 余兴龙 涂长春. 猪瘟病毒E2蛋白4重复抗原表位的构建及抗原活性研究.高技术通讯, 13(10):41-45,200333.余兴龙 涂长春徐兴然 张茂林 陈义祥 刘伯华. 猪瘟病毒E2基因的定点突变、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生物工程学报, 19:439-443,200334.陈创夫,余兴龙,马正海,李作生, 李红卫, 涂长春, 殷 震.细胞因子与猪瘟病毒E2 基因真核双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免疫增强作用.中国农业科学 35 (11) :1406 - 1410, 200235.陈创夫,余兴龙,李作生,涂长春,殷 震,猪瘟基因疫苗免疫小鼠体液及细胞免疫动态变化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19:347-351,200336.王鹏雁, 陈创夫,余兴龙,徐兴然,涂长春,张高轩.轮状病毒VP4 蛋白与肠产毒性大肠杆菌热稳定肠毒素蛋白的融合表达.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76:76-81,200337.王鹏雁 , 陈创夫, 余兴龙, 徐兴然, 涂长春, 张高轩.状病毒VP4、VP7 基因的克隆与核苷酸序列分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5:99-103,200338. 吴健敏任兆钧 余兴龙涂长春 张念祖,利用T4噬菌体展示猪瘟病毒E2抗原,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4:61-64,200439. 吴健敏任兆钧 余兴龙张念祖 涂长春,猪瘟病毒E2蛋白重组T4噬菌体的构建及免疫学特性。中国兽医学报。24:521-524,200440. 刘思国马刚 余兴龙张茂林 涂长春,猪瘟病毒E2糖蛋白抗原表位的预测、多肽合成及特性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20:448-45041. 程从升李作生 余兴龙李素 扈荣良江禹 李尚波涂长春。猪瘟DNA疫苗制备工艺研究。中国生物工程杂志。24:63-69,200442.刘思国涂长春 余兴龙张茂林 刘伯华吴健敏 ,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单表位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免疫活性的研究。畜牧兽医学报。35:530-535,200443.李作生余兴龙 张茂林乔红伟 程从升扈荣良 涂长春,质粒DNA拓扑学结构对基因疫苗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中国兽医学报。24:250-251, 200444. 徐兴然涂长春 余兴龙肖昌 张青婵张丽颖查云峰 史子学,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Changchun184株E2基因的克隆及在大肠杆中的高效表达。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7(2):98-101,200545.刘思国涂长春 余兴龙张茂林 刘伯华李作生,猪瘟病毒E2蛋白重复多表位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其兔体免疫保护研究。中国免疫学杂志:21(2):127-133,200546.肖昌、余兴龙、张茂林、徐兴然、涂长春、张玉静。利用随机肽库鉴定猪瘟病毒E2蛋白抗原表位。中国兽医学报。25:449-453,200547. 查云峰  徐兴然  肖昌  余兴龙  涂长春。猪瘟病毒E2基因在昆虫细胞中的分泌表达及活性检测。畜牧兽医学报,2005 Vol.36 No.10P.1100-110548. 刘建文  余兴龙  张丽颖  涂长春。单克隆抗体捕捉猪瘟病毒抗原ELISA方法的建立。畜牧兽医学报。37: 474-479,200649. 乔红伟,孙金福, 韩文瑜, 李作生, 余兴龙, 涂长春, 猪霍乱沙门菌载体介导猪瘟病毒DNA 免疫研究,生物工程学报,200650.周双德、易良杰、罗维,白霞、黎满香、余兴龙.鉴定猪产毒素大肠杆菌多重PCR方法的建立,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7:151-153,200551. 侯强红、余兴龙、李微、李润成,罗维、刘浩、尹恒,刘忠华。猪圆环病毒2型Cap蛋白部分基因序列与大肠杆菌LTB成熟肽基因的融合表达及免疫原性研究,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19:8487-851,200752.范俊娟; 陈建; 余兴龙; 张茂林; 涂长春; 猪白细胞介素-6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其产物的促淋巴细胞增殖活性53.刘浩; 江禹; 王莉莉; 余兴龙; 涂长春;湖南湘西地区外观健康犬携带狂犬病病毒的调查研究, 24(6),17-19,200754.罗维; 余兴龙; 白霞; 李润成; 侯强红; 尹恒; 大肠杆菌野生株F18菌毛蛋白粘附亚单位基因的克隆与表达,湖南农业大学学报,33:209-301, 200755.王琴; 宁宜宝; 赵耘; 王在时; 张广川; 范学政; 宋立; 秦玉明; 沈青春; 丘惠深; 余兴龙; 吕宗吉; 徐兴然; 涂长春; 9株猪瘟分离毒株的致病特性56. 刘忠华作、余兴龙、李润成、黄泽彬、廖立珊、白霞、李晶、向卫军、汪镇南、丁建. 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道综合症RT-PCR快速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微生物学通报35:1268-1272,200857.汪镇南,苏丁丁,刘 为,王亚,肖利军,李润成,白霞,余兴龙,鹌鹑和三黄鸡IFN-α cDNA的克隆及序列分析,激光生物学报,17:363-366,200858.李润成、余兴龙、白霞、侯强红、罗维、刘忠华作、向卫军。O型口蹄疫病毒代表性抗原VP1基因的人工合成与表达及其免疫原性检测。湖南农业大学学报,34:332-337,2008,59.白霞、李润成、余兴龙、丁建 黎满香,猪瘟病毒E基因Rnase酶活性位点的定点突变对其原核表达的影响。湖南农业大学学报,34:568-571,200860.黄泽彬、李润成、尹德明、颜运秋、刘忠华、丁建、汪镇南、余兴龙。高致病性PRRSV缺失变异株Nsp2基因的克隆与遗传变异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34:200861.丁建、余兴龙、白 霞、刘春红、李润成、黄泽彬、汪镇南、刘忠华, 卵黄抗体和灭活疫苗同时注射紧急预防H5N1亚型禽流感,中国兽医杂志,44(9):35-3662. 蒋大良,余兴龙,猪圆环病毒2型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动物医学进展, 2009, 30(4):94-99.63.黄泽彬,余兴龙,李润成,谢小雨,白霞,刘忠华,丁建,汪镇南,黎满香, 首次从国内鉴定到猪肠道杯状病毒及其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25:623-626,200964.李润成,O型FMDV VP1基因与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LTB基因的融合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研究,生物工程学报,25:560-565,200965.  葛猛,杨阳,蒋重合,李薇,李润成,罗维,黎满香,余兴龙. 猪圆环病毒抗体水平的监测及意义[J].湖南畜牧兽医,2009(3): 8-9.66.  李薇,李润成,陈志伟,余兴龙. 一例猪增生性肠炎的PCR诊断[J]. 湖南畜牧兽医,2009(3): 10-11.67. 向卫军,李润成,颜运秋,尹德明,余兴龙. 母猪猪瘟持续感染的诊治报告[J]. 湖南畜牧兽医,2009(3): 18.68.  朱小宁,余兴龙,盛益颖,李润成,罗维,葛猛,刘俊奇,刘春红,肖利军,将大良,副猪嗜血杆菌外膜蛋白D15基因的原核表达及其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中国兽医科学,40:158-163,201069.  朱小宁余兴龙李润成颜运秋刘俊琦罗维杨大为葛猛王亚李薇,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与鉴定及其16SrRNA生物信息学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35:517-520,200970.    李晶余兴龙李润成罗维向卫军李薇王亚葛猛,猪巨细胞病毒的PCR检测及其gB基因特征分析,湖南农业大学学报35:521-525,209,200971.    蒋大良,余兴龙, 李润成,葛猛, 罗维,颜爱, 李杰,刘春红, 涂长春,猪瘟病毒NS3基因克隆、原核表达及间接ELISA方法初步建立微生物学通报,37:78-84,201072.  李晶余兴龙李润成黄泽彬、葛猛、向卫军李薇王亚,猪巨细胞病毒gB抗原表位富集区的表达和抗原性分析,中国预防兽医学报,32:126-130,201073.    刘俊琦,余兴龙,蒋大良,朱小宁,李润成,肖利军,刘春红,罗维,葛猛 副猪嗜血杆菌Neu基因的克隆表达及表达产物的免疫原性中国兽医科学,40:551-555,201074.75.李润成; 刘国华; 黄泽彬; 丁建; 汪镇南; 肖朝庭; 余兴龙,猪札幌病毒VP1基因的表达及ELISA抗体检测方法的建立 中国兽医科学, 2012年 05期76.李杰; 乔绪稳; 余兴龙;李润成; 肖朝庭; 刘国华; 蒋大良;快速鉴定猪肉和牛肉多重PCR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湖南畜牧兽医, 2011年 02期77.肖博仁; 罗维; 刘崇灵;李润成; 余兴龙; 长沙9个犬细小病毒毒株的分离与鉴定,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 03期78.周洪锐; 汤起武;余兴龙; 李润成; 罗维; 蒋大良; 葛猛,4种茶叶水提物对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作用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 03期

3. 余龙的介绍

余龙,男,1954年11月出生,贵州省镇远县青溪镇青溪村人,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人类基因组学和肿瘤分子遗传研究。现任复旦大学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副主任,学术兼职是中国遗传学会人类基因组学组副组长,复旦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余龙的介绍

4. 余兴龙的学术成果

 猪瘟基因工程抗原的研制及应用: 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 猪瘟病毒(CSFV)E2囊膜糖蛋白基因是其主要保护性性抗原基因,E2基因的表达产物可作为猪瘟血清学检测的抗原。由于E2基因的结构特点,它不适合在大肠杆菌(E.coli)中进行表达,本研究先对E2基因以定点突变的方法进行改造,克服了E2基因不能在E.coli中高效表达的难题。并将改造后的E2基因克隆入原核表达质粒,获得了可在E.coli中高效表达E2基因的重组质粒,在国内首次研制出了CSFV的重组抗原,解决了CSFV诊断抗原生产困难、成本高、质量也难于控制的弊病。以此在E.coli高效表达的猪瘟病毒E2基因重组蛋白为抗原,以椒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兔抗猪IgG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猪瘟病毒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该方法具有特异高、快速、敏感以及抗原成本低等特点。这是E2基因主要抗原编码区首次在E.coli中得以高效表达,为CSFV的血清学诊断和免疫监测提供大量优质的抗原奠定了基础。我国是世界上养猪最多的国家,养猪业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猪瘟是我国猪群中最常见的传染病,免疫接种是预防猪瘟的主要手段。免疫接种是否有效,需要免疫监测的检验。我国目前很少进行猪瘟的免疫监测,对免疫接种后所诱导的免疫保护效果了解不够。以致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我国全国各地存在着多种猪瘟的免疫程序,由于没有免疫监测的指导,这些免疫程序的制定多数是经验性的,缺乏科学依据,因而实际的预防效果并不理想。这也是我国猪瘟长期得不到控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方法的研制成功无疑将推动我国养猪业中进行猪瘟的免疫监测工作,使之为猪瘟预防接种的重要一环,将为我国彻底控制以致消灭猪瘟作出贡献。经过近多年在实践中的应用表明,在本成果指导下的猪瘟免疫预防工作明显优于不进行免疫监测的免疫预防,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目前本成果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已完全成熟,具备了向全国推广应用的条件。

5. 余龙的介绍

余龙;在北京的江西人,从接触互联网开始,就一直从事网络推广相关工作,从网站建设、运营、推广都有涉及,目前是雪团网的站长。有4年以上的网络推广运营经验,对网络整合营销有自己的理解。擅长利用博客营销、论坛营销、许可邮件营销以及SEO优化还有软文推广。第二届网络营销精英挑战赛北京赛区第四名,优秀选手。

余龙的介绍

6. 余龙的介绍

研究方向 功能碳水化合物材料理论与技术主要承担的科技项目有:(1)、澳大利亚科学院院长博士后基金:“生物降解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2)、澳大利亚科学院科研基金:“天然高分子材料的反应挤出改性”;(3)、“985工程”一期学科平台建设项目:“环境友好变性淀粉制品新技术

7. 余龙的介绍

余龙,字葩爽,男,汉族,一九四五年生,四川省营山县人。中共党员,四川省戏剧家协会会员;南充市音乐家协会会员。从十八岁起,先后在海军院校、部队、襄渝铁路会战等从事作曲兼演奏;在营山县川剧团从事专职编剧十年,后调入县文化局工作至退休。创作经历四十余年,为各种汇演、调演创作的戏剧、曲艺、小品和音乐作品一百多件,其中发表的作品八年;在全国获奖的一件,在省上获奖的四件,市县获奖的二十余件;个人有诗词集《心浪集》,《花苑缀缀零》、《浓情流云》等三辑。

余龙的介绍

8. 余龙的代表性论文和专著

以第一作者或联系作者署名在Prog Neurobio、TiBS、J.B.C、Biochem J、Genomics、BBRC、Gene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SCI论文77篇,总影响因子IF值为205.1,被他人论文引用231篇次;获得中国发明专利12项,美国发明专利7项,加拿大专利2项。